公司“十三五”人力资源规划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需要,分阶段逐步推进,通过拓展人力资源供给渠道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规模,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内部调节,加大存量调整力度,优化人力资源结构,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创利水平。
拓展人才引进渠道,实施灵活用人机制,根据人才需要的类别选择不同的引进渠道。关键和重点急需岗位通过集团引进或与猎头公司合作进行定向引进,并通过挖掘同类型企业优秀人才、参加高级人才专场封闭招聘会等多种形式,扩大人才的选取面,必要时跨出地域局限,主动出击到鲁、豫、辽等农机制造发达地区参加高级人才招聘会,引进高素质人才;进一步深化实施“柔性用工”模式,整合社会各界人力资源“为我所用”。
突出针对性的员工培训,建立分层、分类的人员培训体系和培训“套餐”。以提高员工岗位履职能力、提升各级干部管理水平为目标,加强培训的计划性、适用性、针对性,不断提高培训效果;同时,尝试开展培训后续跟踪,将培训与绩效挂起钩,通过实践调研,不断完善培训方式方法,进一步调动员工培训积极性,强化培训成效。
队伍建设方面要重点打造一支新农机设计研发队伍,以导师制、项目制激励领军技术人才对年轻技术骨干的培养;着力建设一支新型农机市场营销队伍,为开拓农机市场、提高市场占有率、引导农机使用消费和创造更大的市场环境做好人力准备。在生产操作人员队伍建设上重点推进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,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,强化操作技能培训,提高生产岗位持证上岗率,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,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,不断优化生产工艺,在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,快速适应新产品对生产技术的要求。
不断完善员工职业通道晋升发展体系,制定常态化、规范化的职业晋升发展管理机制,完善干部甄选和储备机制,不断优化调整各级管理人员队伍结构,稳定核心骨干人员;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,细化绩效考核管理工作,推动全面绩效管理落到车间班组。不断完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,优化岗位变动与薪酬调整的联动机制,提高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。完善系统化的薪酬福利政策,稳步提升整体薪酬水平,切实保证薪酬体系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平衡性,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的协调。